> 资讯 > 中国动态 > 正文

达盖尔奖获得者王旭的摄影精神

时间:2017-04-01 09:40来源:中国金融网 作者:管理员 点击:

点击查看大图

  【编者按】摄影家精神是什么?当今时代,特别需要摄影家精神。弘扬摄影家精神是时代的呼唤,摄影家精神是时代所需要的精神。再过几天,影响全球摄影界和旅游界盛会——“世界摄影(旅游)大会暨第五届国家摄影大典”将在北京隆重拉开帷幕,1600多位摄影界、旅游界、文化艺术界、企业界的大咖级人物、明星和摄影爱好者将在一起相聚,见证“达盖尔奖”获得者的风采,法国著名科学家、照相机的发明人达盖尔出生城市的省长和市长也将不远万里来到这里为“达盖尔奖”获得者颁奖。这一被誉为摄影界“诺贝尔奖”的获得者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呢?今天,我们透过镜头走进“达盖尔奖”获得者——王旭。

  在影像艺术领域有一位既熟悉又陌生的狂热爱好者,他是一位优秀的企业家,还是一位卓越的摄影家。又是国家记忆的主要推动者,历史的还原者、文物的保护者。他就是2016达盖尔奖获得者王旭。

  对于摄影,王旭从小受父亲的熏陶,由此埋下了摄影的种子,王旭先生直言自己是一个摄影狂热分子。此外王旭还是一位资深的老底片收藏者。生活阅历中的各种变幻,让王旭先生更加执着于老照片和老底片的收藏。如今,王旭已经把摄影和老底片收藏融入到了自己的生活,摄影与老底片收藏成为他的一种生活方式。
 

  他的长城精神与影像力量

  在王旭众多的摄影作品系列中,最喜欢的莫过于对长城的拍摄。面对镜头,王旭满脸自豪的说,长城本身就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它依山就势,逶迤曲折,雄险壮观,那种美是每个摄影人都震撼的。

  为了记录长城最美的瞬间,王旭与他心爱的 “大画幅”相机在十余年时间,走遍了长城的各个角落。为我们展现了大量有关长城的照片,让我们切身体验到了长城的那种雄浑的气概。

点击查看大图
 

  除了常去的北京箭扣长城外,东至山海关,老龙头、卧虎山、九门口、黄崖关、司马台、金山嶺、古北口、鹿皮关、内外三关……直至敦煌大漠阳关都留下了王旭的身影和“大画幅”快门的响声。

  对于王旭的这种执着,国家摄影主席何世红先生感慨,优秀的摄影人都会寻找这样的机会,越好的摄影作品是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甚至是生命换来的。“风露十年幽梦系,色光一瞬敌楼寻”就是对王旭先生摄影长城过程中的最好注解。

点击查看大图
 

  对于业界以及朋友的肯定,王旭先生坦言,对于长城的摄影,刚开始是为了追求一种艺术的美,追求光影、白云等艺术形式的美,但是后来发现破坏长城问题非常严重,地方为了修路说拆就拆了。所以现在拍摄长城更是为了宣传保护长城,保护这份伟大的遗产才是最重要的。

  从王旭的言谈中可以看到一个普通摄影爱好者,对于长城的特殊情感,也可以发现王旭内心里的一种精神,这就是中华民族的长城精神。
 

  他抢救老底片将历史还原

  自摄影术发明以来,我们的世界就有了光影的记录。1844年,法国摄影师于勒·埃及尔作为法国海关总检察官随同法国外交使团来到中国,用达盖尔摄影机拍下了一批澳门最早的照片。从此摄影术将中国100余年的沧桑巨变记录下来了,在记录历史的众多载体中,只有摄影术将中国的这种变化直观而完整的记录下来。

点击查看大图
 

  从1900年到2000是摄影术底片最辉煌的一百年,现在随着技术的发展,年轻人已经不玩这个了,过去的东西也流失了。

  因为王旭先生懂“暗房”等技术,所以对老底片背后的意义深有体会。

  据了解,在2004年参观一个影展的时候,一些老的照片深深的吸引了王旭,于是就开始关注老底片的收藏。05年之后,开始大量收藏底片。那个时候,王旭在北京潘家园看到很多撒落在市场上的底片,成堆的被当成垃圾放着,有的通过废品回收流出来,有的被当垃圾去提银了,这么重要的老底片都毁掉了,心里非常痛惜,王旭坦言“收垃圾”的习惯没法改变。于是王旭先生就先把这些老底片收过来,然后再慢慢整理出来。

点击查看大图
 

  每次当别人享受各种美好时光的时候,王旭却经常在家里忙着整理自己收藏来的成堆影像垃圾。面对来自朋友的质疑,王旭感慨:“我不收这些垃圾,谁会保护这些东西。”

  走进王旭的工作室,到处都是老照片,桌子上还放着下午刚收来的一些老红军五六十年代的珍贵历史底片。截止到去年王旭先生收藏的老底片近38万张,老照片3万多张。

点击查看大图
 

  随着收藏数量达到一定规模,王旭开始将这些老片底片和老照片按照同一题材进行分类,有女性系列、有被埋没的大师系列,文革系列、家庭系列、老火车站系列、儿童系列……。然后再以时间为轴,从清朝到民国,从建国到文革,再到改革开放初期串联起来。

  在王旭手里的每一张老底片可以说都是文物,甚至可以说,王旭先生更像是一个文物的抢救者,历史的还原者、传承者。
 

  一位达盖尔奖获得者的梦想

  随着收藏到的老底片积累到了相当规模,王旭先生感觉到了,新的使命油然而生,他不仅要保护好这些老底片,更多的是要把这些老底片的价值实现出来,这才是他作为一个老底片收藏着内心想要做的事。2016年5月王旭先生向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捐赠了由参战日军拍摄的《北支派遣纪念》原版相册,这些珍贵的影像资料却让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有了不容质疑的铁证。

点击查看大图
 

  此外在2015年还把自己珍藏多年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西藏和新疆人民生活的照片及底片、东方红剧照及底片共1000多张无偿捐给了国家博物馆。

  为了让更多的人关注老底片,推动更多力量加入到保护老底片的行动中,这些年王旭先生一直呼吁国内的各级各类博物馆应重视原版底片、照片的保护和收集工作。中国近百年的沧桑巨变,都浓缩在这相纸和底版上,相比几千年文字和绘画的描述,这种方式更直观,更珍贵。

点击查看大图
 

  在采访中了解到,王旭先生十余年的老照片和老底片收藏,所有费用都是王旭个人的资金,这种不为名不图利,默默在黑白世界里续写历史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尊敬的。

  今天我们畅谈中国梦,个人小目标,王旭先生也有自己的小目标,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建立一个老底片博物馆,让老底片发挥它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让更多的人了解过去的历史,尤其是人民大众的历史。

点击查看大图
 

  【达盖尔奖】

  达盖尔(1787年11月18日——1851年7月1日)是法国美术家和化学家,因发明银版照相法而闻名。达盖尔出生于法国法兰西岛瓦勒德瓦兹省。他学过建筑,戏剧设计和全景绘画,尤其擅长舞台幻境制作,也因此声誉卓著。1851年他在距离巴黎12千米的Bry-sur-Marne逝世,他的墓上有一座纪念碑。

  达盖尔奖,是国家摄影大典的最高奖项,以照相机的发明人法国著名发明家、化学家和艺术家路易·雅克·曼德·达盖尔(Louis·Jaque·Manteis·Daquelle)的名字命名。为了纪念他对人类摄影事业的贡献,国家摄影大典把每年的最高荣誉奖定为达盖尔奖。

  2012年“达盖尔奖”图书奖

  ——《祖国万岁》

  获得者:倪益瑾(中国)

  获奖理由:这是一本气势磅礴、唯美精妙的图片典籍,他用一种唯美的风光摄影手法和独特的视觉拍摄,凝结出艺术的魅力,用一张张精妙的作品展现出中国山河的唯美与壮阔。

  达盖尔生命精神奖

  ——《震撼人心的那只手》

  获得者:刘忠俊(中国)

  获奖理由:作品拍摄于中国汶川地震。这幅作品不仅震撼了中国,而且震撼了世界。2008年,它使得所有中国人的心在失去近10万同胞的悲痛中紧紧凝聚,这就是摄影作品的力量。
 

达盖尔绿色行动公益奖

  ——“七大洲低碳行”

  获得者:何世红(中国)

  获奖理由:2009年至2011年,何世红以一个中国普通公民的身份,发起了震惊中外的“七大洲低碳行”大型公益行动,在近两年的时间里,他用影像图片的形式将低碳金融理念推行到七大洲84个国家,得到各国的高度赞誉和广泛认可。国际媒体和一些国际组织称他为“一个中国公民给世界的低碳长征”。

  2015年达盖尔奖

  获得者:魏德运(中国)

  获得理由:他通过独树一帜的东方精神肖像摄影艺术创作,倡导视觉美学教育,40多年来,他奔走各地,为一批批文化大师、雅士名流“抢救性”地拍摄精神肖像。他先后创作了“大文化人”系列、“老红军老将军”系列、“高僧大德”系列、“盛世中华”系列等摄影作品两千余幅,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魏德运精神肖像创作”。

 


(责任编辑:管理员)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